例如:許多生硬翻譯的類型(Good good study,day day up.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);漢語直譯的類型(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不是“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”,而是“Beauty is in the eye the beholder”)
Chinglish(中國式英語)指的則是由中國特有的東西,是允許存在的。例如,20世紀30年代逐字翻譯的“Long time no see”(很久不見)已經進入英語的標準詞組。在變成英語新詞的中式英語中很多是中國獨有的詞匯或概念。如儒家思想(Confucianism)、四書(Four Books)、五經(Five Classics)、知識經濟(knowledge economy)、和平崛起(peace fulrising)等。因為海外對中國關注的持續升溫,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不斷出現在海外各種媒體上,成為固定表達。
1)一般現在時:主要用于不受時間限制的客觀存在事實的描述,或發生或存在于寫論文之時的感覺、狀態、關系等的描述或致謝的表述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出于尊重,凡是他人已經發表的研究成果作為"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",在引述時普遍都用一般現在時。
2)一般過去時:用于寫論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。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、方法和結果。
3) 一般將來時:用于撰寫論文之后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。例如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。
2、寫作語態
在科技論文摘要翻譯中,最常采用的語態是被動語態。如:A new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that??/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??通過體會這些被動語態的例子,我們不難發現:較之主動語態,被動式在科技摘要翻譯中有著如下的優勢:
SCI論文并不要求寫出的論文充滿文采,關鍵還是要表述清楚作者的意思,讓別人能看明白。SCI論文中常出現的用詞包括動名詞、動詞、現在分詞、不定冠詞、代詞及副詞、介詞等。所以,大面上用詞與其他行文方式無較大差異。但是由于學術論文的學術性風格,論文中的用詞是非常正式的。在行文過程中,非常避諱don’t、can’t及won’t等詞。此外,很多作者由于中文寫作習慣,往往出現and so worth及and so on等,這些詞在寫英文論文時是非常忌諱的。
我單位的人辦理EB-2杰出人才引進移民的時候,我在辦公室桌子上見過一個翻譯文件袋,366 翻譯社,里面有美國移民局對翻譯資質的要求:Please submit certified translations for all foreign language documents. The translator must certify that s/he is competent to translate and that the translation is accurate.
The certification format should include the certifier's name, signature, address, and date of certification. A suggested format is:
Certification by Translator
I [typed name], certify that I am fluent (conversant) in the English and ________ languages, and that the above/attached document is an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the document attached entitl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